故宮的養性殿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,格式仿照養心殿而建。在殿前,有意棵白皮松。這棵白皮松,于1997年枯萎。2001年故宮專家從樹干的“年輪”調查它的樹齡,得出的結論是:
估計白皮松是生于1756年(乾隆二十一年)或早一點,至少比養性殿大16歲。
1773年,白皮松17歲,趕上開始編纂《四庫全書》的盛事。
1776年,20歲的白皮松隨著清朝的國勢進入生長的高峰期。這一年,乾隆66歲,養性殿剛落成。(大地的另一邊也誕生了一個日后在世界舉足輕重的國家。)
1800年,白皮松44歲,乾隆駕崩。松樹生長速度緩慢穩定。
1911年,白皮松155歲,清帝宣告退位,中國從此再無封建帝制。
1925年,白皮松169歲,看著故宮博物院成立。
1937年,白皮松181歲,與整個中國的人民一起度過艱苦的八年抗戰。
1977年,白皮松的年輪戛然而止,靜靜地留下了241年的痕跡。
白皮松常綠長壽,樹皮斑駁獨特,樹姿自然姿態優雅,一直都是皇家御苑種植的觀賞樹,甚至有所謂“松王柏相”的說法?,F存最古老的白皮松樹齡已超過千年,養性殿這棵白皮松活了241歲,留下的年輪,記載著紫禁城過渡到故宮的歲月。